当前位置:大哥资讯网 > 社会民生 > 正文

电视机的发展史 沈阳电视发展史:1980年 我第一次看到电视

导语:1960年沈阳电视台正式开播,1978年改称辽宁电视台。图片来源/纪录片《我们的五十年》我说你可能不相信。早在1960年,电视信号就从沈阳电视台空飘过。但是当时谁有电视机呢?记得很小的时候,我爸带我去一个领导家做客。那个领导不是普通干部。他住在一栋小独栋楼里,楼前有一个花坛

1960年沈阳电视台正式开播,1978年改称辽宁电视台。图片来源/纪录片《我们的五十年》

我说你可能不相信。早在1960年,电视信号就从沈阳电视台空飘过。但是当时谁有电视机呢?记得很小的时候,我爸带我去一个领导家做客。那个领导不是普通干部。他住在一栋小独栋楼里,楼前有一个花坛。当我们走进一楼的大客厅时,我一眼就看到地上有一个大盒子,像一个大收音机。爸爸告诉我那是电视机,是苏联制造的。

我第一次看到电视节目,也是爸替我回忆起来的,“80年的冬天,我抱着你去赵科长家看审判四人帮。”

邻里围坐看电视成为新时代的景观  图片来源/纪录片《我们的五十年》

那时候我还没上学呢,知道“四人帮”是谁呀?审判他们干什么?我只清楚地记得赵科长家是我们那个楼道里最早有电视机的。吃了晚上饭,各家的男女老少都拎个小板凳到他家集合,二十多平米的小屋挤得满满登登。节目开始了,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床上樟木箱子上一块不大的屏幕,头上还插着两根白棍儿。 

那时我没有去上学。我知道谁是“四人帮”。评判他们什么?我只清楚地记得赵科长的家是我们楼道里最早有电视机的那家。晚上吃完饭,所有家庭的男女老少都围在他家门口,摆着一张小板凳,20多平米的小屋挤得水泄不通。节目开始时,每个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床上樟木盒子上的一个小屏幕,上面有两根白色的棍子。

沈阳电视机厂工人在调试电视机。图片来源/《中国沈阳》

1981年,我们家有了第一台电视机。爸的厂子是做无线电的,攒个电视机手拿把掐,于是这一年厂子给全体职工发的福利就是一台12寸黑白电视机。采购来的电视配件由一个车间装配,没有生产线,整个机器都由工人独立完成。因为技术手法良莠不齐,质量不能保证统一达标,所以厂长想了个办法,给每台电视机编号,所有职工无论干部群众一律抽签领取,拿到质量不好的也别眼气,坏了厂子终身保修。  

1981年,我们家有了第一台电视机。爸爸的工厂是做收音机的,省了一台电视机,手里还捏着一把,所以今年给全体员工的福利是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机。购买的电视配件在车间组装,没有生产线,整机由工人独立完成。因为技术工艺混杂,质量无法保证统一标准,厂长想了一个办法,给每台电视机编号,所有员工,不管干部群众,都会为其抽签,拿到质量不好的也不要生气,这样就打破了工厂的终身保修。

那年我刚上小学,一家三口边吃边坐在自己的沙发上,欣赏着五斗橱上的珍奇之物,一言不发。20世纪80年代初,电视台呈现出强劲的节目播出势头,美剧和日本动画片层出不穷。只是有点长,每周只能更新一集。但总比看电影好。不用买票,不用挤,可以躺着吃水果。

除了一周一次的好节目,大多数时候电视上播放的东西对我们的孩子来说太无聊了。当时只有央视和辽宁两个频道。这个在播新闻,但那个还是新闻。要是有一个专门播电视剧和漫画的频道就好了!

这个愿望还真实现了。

“新搭了一个阳台,整天播吴淞打虎。”我不知道这个消息是从哪里来的。

爸爸开始摆弄电视机上的按钮,很快就被叫了出来。这是一个新的频道,播放朱延平版的宋武,走廊里充满了噪音。爸爸被几个邻居拖着去调电视,大人小孩都笑着从我家进进出出。到“新闻网”的时候,这个频道还在播《宋武》。我们要疯了。我们终于期待一个没有新闻的频道了!

好梦不长,只做了两天。当《武松》演到第三遍的时候,我们都明白了,这是新台试播,只有这一部片子可以看。还有的孩子不死心,天天拨到沈阳台等着看新片儿。在走廊里,只要一听到那段熟悉的武松上山的曲子,我就一阵一阵地恶心。 

 有了电视,春节的过法也不一样了。1983年的春节,央视推出了首届春晚。我们这些小孩子在外面放完了炮仗,跑回家里就吃上热气腾腾的宴席。到了晚上又铺上一炕的毛嗑、花生,一大家子人围坐着欣赏文艺节目。大人们喜欢听歌曲,孩子们就是看热闹,满地乱跑,热热闹闹。那年的春晚有一个节目印象深刻,就是哑剧《吃鸡》,没有对话就能让人笑,这只有电视能做到。

1986年过春节之前,有个消息挺让我们振奋,虎年的春晚要搬进中央台新盖好的彩电中心录制,以我们的理解能力,就是要看到彩色的电视节目了。但是爸告诉我,家里的黑白电视机是播不出彩色信号的,想看带色儿的节目得有一种新机器——彩电。 

1986年春节前,有一个消息让我们兴奋不已。虎年春晚将在中央电视台新建的彩色电视中心录制。根据我们的理解,我们将会看到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但是我爸告诉我,我家的黑白电视机不能播放彩色信号。如果你想看丰富多彩的节目,你必须有一台新机器——彩电。

黑白电视使用滤色器后的效果图片来源/wordpress.com

彩电在那一年刚刚有所耳闻,不光价格昂贵,能买到也不是件容易事。但是,黑白电视也挡不住人们对彩色节目的渴望,一个奇特的发明横空出世。爸从包里拿出几个塑料片,正好贴在电视屏幕上。再打开电视,原本黑白的节目真的变成彩色的了。对我们孩子来说,这简直太魔幻了!不光是这玩意儿魔幻,连它的色彩也是魔幻的。 

1987年的春节,我们家终于看到了真正的彩电。先富裕起来的姑姑家买了一台纯日本进口的东芝牌大彩电。除夕那天,姑夫用自行车驮着个大纸壳箱子到奶奶家过年,第一个彩色的春晚在我们眼前呈现,费翔的“一把火”把我们的小生活烧得是红红火火。 

1987年春节,我们家终于看到了真正的彩电。先富起来的姑姑家,买了一台日本进口的东芝彩电。除夕那天,我叔叔骑着自行车带着一个大纸箱去了奶奶家。第一个五颜六色的春晚出现在我们眼前。ChristianRandPhillips的《一把火》让我们的小生活过得红火。

沈阳北市百货抢购彩电现场摄影/刘胜生

转过年来是1988,这个龙年可把中国人折腾够呛,物价飞涨,人心惶惶,手里刚拿到新印出来的百元大钞,看啥都想买。当年最炙手可热的商品就是彩电,据统计1988年国内彩电产量为1600万台,居世界第一。即使这样,没有门子和关系,弄不到票,再有钱你也买不到。

爸清楚地记着,那几年工资有所上涨,省吃俭用攒几年,买台彩电还有富余。家家手里都攥着票子,摩拳擦掌,等待时机。终于,妈托人从抚顺的辽宁无线电八厂花2600元买来了一台21寸金凤彩电,是用运煤的车直接从工厂拉到家里的。彩电被放在专门为它准备的电视柜上,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它非常大,大得要超过家里所有的东西。 

爸爸清楚地记得那几年工资涨了,他靠攒钱攒了几年。买彩电还有剩余。家家户户手里都拿着票,摩拳擦掌,等待时机。最后妈妈让她花2600元从抚顺的辽宁广播八厂买了一台21寸的金风电视机,直接用运煤车从工厂带回家。彩电放在专门为它准备的电视柜上。我第一感觉就是很大,比家里的东西都大。

90年代的彩色电视塔图片来源/沈阳记录

也是在这一年,彩电塔竣工了。它的信号所覆盖的地区差不多都换上了彩电,这座当时号称“亚洲第一”的高塔成为了沈阳的标志物。后来各地陆续建起的电视塔不断地刷新了它的记录,而且名字也越起越美,天津叫“天塔”,哈尔滨叫“龙塔”,上海叫“东方明珠”……我们沈阳还是那么土里土气地叫着“彩电塔”,而且它下面还有彩塔街、彩塔夜市、彩电塔车站。为什么?因为我们骄傲,我们早早就普及了彩电,早早就拥有了绚烂多彩的生活。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大哥资讯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dggaoda.com/news/shehuiminsheng/367877.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惊马槽是怎么回事 唐山阴兵借道惊马槽究竟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关东地震 日本关东地震 1923年日本关东地震都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