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哥资讯网 > 名人简介 > 正文

安徽黄梅戏 安徽黄梅戏研究者:黄梅戏是被大水从湖北冲来的 无稽之谈

导语:1958年4月,湖北武昌,东湖客舍。毛泽东提出一个疑问:"黄梅戏怎么到安徽去了?"时任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的白梅回答说:“被大水冲走了。黄梅县位于长江和龙感湖之间。每次发洪水,水寨里会唱黄梅戏的人都会就近去安庆卖唱。”以上对话,当时的新闻报道并未言及。三十年后,梅白撰文《毛泽东
1958年4月,湖北武昌,东湖客舍。毛泽东提出一个疑问:"黄梅戏怎么到安徽去了?"

时任湖北省委副秘书长的白梅回答说:“被大水冲走了。黄梅县位于长江和龙感湖之间。每次发洪水,水寨里会唱黄梅戏的人都会就近去安庆卖唱。”

以上对话,当时的新闻报道并未言及。三十年后,梅白撰文《毛泽东看黄梅戏》,发表在《人民日报》1988年1月26日第7版。再后来,政协湖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和政协黄梅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合编《湖北文史资料》一九九六年第二辑《黄梅戏史料专辑》,又将此文作为特稿收录为该专辑的第一篇。

白梅的回答非常肯定。然而,几个月后,毛泽东又问了这个问题。

1958年9月,安徽合肥,稻香楼。毛泽东问曾希圣:"湖北有个黄梅县,为什么黄梅戏出在安徽?"这回不是说"到安徽去了",而是说"出在安徽"——莫非老人家对"大水冲去"的说法有所存疑?

时任安徽省文化局局长的杨洁回答:“黄梅县与安徽省宿松县接壤。旧社会,黄梅县的灾民可能已经逃到了安徽省。他们唱黄梅调,吸收安庆地方民歌,形成了现在的风格,成为黄梅调。”毛泽东又问:“严凤英祖籍是湖北吗?”杨杰答道:“她是安庆桐城人。”接着,主席高度评价严凤英和地方戏曲,说:“我喜欢我家乡湖南的花鼓戏。黄梅戏更好。严凤英是一位杰出的女演员,她在《七仙女》中的表演已经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故事。”

这段对话,当时的新闻报道也未言及,也是后来由杨杰撰文《严凤英与黄梅戏》,发表在《黄梅戏艺术》1997年第1期。

杨洁的回答比较谨慎,加了“可能”二字,但这个“可能”并不是来自空点的风——它来自于一个广为流传的道路谣言,而这个谣言可以笃定地说:确切时间——清乾隆后50年左右;准确到人——黄梅县的受害者;到地方的准确路线——从湖北黄梅到安徽宿松、望江、太湖;正合唱法——敲“陶爱管”,弹“连香”“钱板”;正合唱腔——“采茶调”。虽然1954年距离乾隆50年还有169年,但传言说得好像亲身经历过一样,以至于很多学者甚至一些领导干部都接受了。

看来,"大水冲来黄梅戏"的判断,已经成了那个时期带有共识性的结论。

正是因为这种说法的精准性和彻底性,我才有兴趣去探究——因为他们只作出判断和陈述,而没有提出判断的陈述依据和证据,需要进一步研究。如果能找到一些材料来证明这个判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岂不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

然而,刚开始研究,还没来得及搜寻材料,就发现了问题。

首先,演唱形式一直受到质疑——“道情”,又称“玉鼓”,是说唱故事的一种民间艺术,用来配合节奏的乐器叫“道统”或“道仙统”或“玉鼓”,还有“简板”。“千千板”也是一种民间艺术,使用的打击乐器也叫“千千板”。“莲香”是民间歌舞的道具。“道统”、“莲香”、“千前板”都是特定节目的特定乐器或道具,与“采茶调”无关。“采茶调”,无论是茶农独唱、多人唱、乞丐唱,既不敲“陶同”,也不敲“莲香”“千千班”。就连元宵节集体载歌载舞的“采茶灯”,他们的道具也是十二个“采茶姑娘”每人制作的特制“茶篮灯”,两队负责人手持彩灯或特制“茶树”;所用伴奏乐器为锣鼓,条件允许时,需另派乐队成员。任何“采茶灯”班都绝不会用“道统”、“莲香”、“千千班”来伴奏,更不会用无伴奏合唱和散唱。所谓“乞讨时玩“连香”“钱板”表演家乡流行的“采茶调”不符合民间艺术表演的实际。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乞讨时,有人唱爱情,有人唱莲香,唱钱板,挑茶。当然,其实乞丐的表演还不止这些,比如落莲、打花鼓、唱凤阳歌等等。

经过一番考查之后,又产生了更大的质疑:"大水冲来黄梅戏"的说法,与这一带的地理形势和逃水荒的自然规律很不相符,与当地的历史记录也不相合。

先看地理情况。

从黄梅县到安庆地区,不论走水路还是陆路,宿松县都是必经的第一站。

黄梅和宿松是山水相连的近邻,位于长江北岸,大别山西南麓。这两个县之间的距离只有20公里。地形也很相似:北部属于大别山,中部有许多丘陵和田野,南部河流为冲积大陆平原。具体比较一下——

黄梅县总面积1640平方公里;宿松县总面积为2393.53平方公里,比黄梅县大。

黄梅县耕地面积79.6万亩;宿松县耕地面积65.95万亩,少于黄梅县。

黄梅县境内长江流长41公里;宿松县境内长江流长63公里,比黄梅长22公里。

黄梅县水域面积21万亩;宿松县水域面积125万亩,比黄梅多104万亩。

附:黄梅县1982年人口76.8万;宿松县1982年人口为64.7853万。

黄梅县主要湖泊:龙湖、太白湖、远湖;宿松县的主要湖泊有龙干湖、大观湖、黄瑚湖和博湖。【1】

将两县的地图并列着比较,就看得更清楚:

宿松县的几个湖泊相连,将全县的土地完全分为南北两部分。冲积大陆位于南部的河流和湖泊之间,田野、丘陵和山脉位于湖泊北岸之上。当地人把这两部电影分别叫做《大陆》和《后山》。黄梅县境内土地完全连片,最大的湖泊是龙干湖,东南与宿松共享,与宿松县的湖面无与伦比;西部太白湖与广济县共享,面积较小;县管辖的源湖比太白湖小。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以长江论,黄梅位居上游,宿松处于下游。以湖泊等水域论,宿松境内的水域面积是黄梅的数倍。按常理,无论是山洪暴发,湖水暴涨,还是长江溃堤,宿松县受灾不至于殃及黄梅,而黄梅县受灾则往往会殃及宿松。两地都受灾则宿松偏重。黄梅人逃水荒,应该是向高处走,逃到无灾或轻灾区,而不至于反而往下游,逃到灾情更重的宿松县去。

从这个角度来看,毛泽东质疑“大水冲不掉”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不仅是革命家、政治家、哲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家,还是一位军事家、战略家,对中国地理了如指掌。他在布局渡江战役时,对长江中下游地形了如指掌。只有这样,听完杨洁的回答,他还问:“严凤英祖籍是湖北吗?”听了白梅的回答,他提醒道:“你们黄梅人还不如自己演地方戏。”

再从历史记录看。

《黄梅茶采茶戏志》记载:“明洪武十年至民国三十七年,黄梅县发生严重自然灾害103次,其中特大洪水65次,平均六年一次,洪水连年不断。清代乾隆、道光时期最为突出。”“频繁的灾害,尤其是连年的洪水,迫使青年男女不得不学习唱采茶戏,以满足灾难年代逃难求生的需要”。【2】

从明洪武十年到民国三十七年共有572年,时间太长,记录太多,恐怕读者嫌繁琐。那么,我们就来查阅一下灾情"最为突出"的乾隆中期至道光年间,黄梅、宿松两县的灾情记录:

上述史料记载,乾隆十九年至道光三十年的97年间,黄梅县共遭受28次灾害,宿松县共遭受36次灾害,其中——

水灾:黄梅县19次,宿松县20次;

干旱:黄梅县4次,宿松县8次;

蝗虫:黄梅县3次,宿松县5次;

其他:黄梅县不知道是什么灾难造成了一次饥荒,又冻了一次;宿松县遭受了两次风暴和一次地震。

两县的记录,详略与程度或有不同,那与撰稿者行文措词有关;而灾情数据不至于有错漏。相比之下,还是宿松县遭受灾害更加多一些,频繁一些,也严重一些。

从这些记录中,我们注意到黄梅县有三次“大年”,一次“平原年”,两次“秋年”,一次“麦熟”,一次“雨、豆、麦、谷米”。然而,宿松县却没有这样的“吉祥”记录。“大年”是丰收之年;“平原有一年”,即平原地区的收成;“秋有一年”是秋天的大丰收;“麦子熟了”是夏天的好收成。“雨、豆、麦、谷米”是一个特别奇怪的事件,不亚于“天上掉馅饼”——很可能是一场“龙卷风”,把在境外稻田里晒干的粮食卷起来,恰好落在黄梅县。

中国是农业国,官方、民间对农产的丰歉都相当看重,但作为县志"祥异",正常年景是不作记录的,只有特别的丰收年和灾歉年才载入史册。黄梅县记录了7次丰收,1次奇异,足以说明黄梅县的年成,总体上比宿松县好。

我们也注意到了两县县志中记载米价所用的计量单位的区别:黄梅县使用“石米”,宿松县使用“斗米”。我们知道,正常情况下,政府收“皇粮”,地主收租,大户收储,粮食贸易容易转移。这些都是大量进行的,所以计量单位大,用的是“石米”;普通市民、工匠、小商贩等普通人之间的粮食贸易,规模小,零星,所以计量单位小,用的是“斗米”。从两县作家不同的措辞习惯可以看出,黄梅人比宿松人更大气、更自信。这从侧面印证了黄梅县财力较强,宿松县财力较弱。

据此,如果反过来说,宿松的灾民逃荒到黄梅,则既有史志记录依据,又有黄梅人的诗句可作旁证——黄梅人喻文鏊的《流民叹》诗,这样描述:

带着妻子和儿子哭了一路,狗叫了起来,鸡飞了起来。

千村万落遮道来,去者未已来者续。

晚上,当他暴露时,他乞求食物,数百人逃离饥荒。

自六月尾至九月,结队渐多渐分张。

问问运河从哪里来。鲁、冯一带连淮、楚。

前者被旱已二年,今春徂夏又不雨,

第二种小麦又干又野,地里不缺米。

青草不生水源竭,渴不得饮安问饥?

走出几百英里,在中间卖女孩和儿子,

早知儿女生诀离,何如相抱故乡死。

黄梅县尉何贤每天分发难民的钱。

汝曹得钱一饱罢,慎勿作横遭官骂。【3】

诗中说外国难民成群逃到黄梅,黄梅县的官员每天都给难民寄钱,这不仅说明黄梅的官员乐善好施,爱民爱民,也证明了黄梅县当时有这样的经济实力,至少当年没有受到灾害的影响。诗中还说难民是因为干旱饥荒逃到黄梅县的,说明他们没有被洪水冲走。诗中还明确指出,遇难者来自“连接淮楚的鲁丰地区”:“鲁”指古庐江郡,包括宿松、望江、太湖、千山、安庆;“丰”是安徽凤阳人;“楚”的范围很广,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份。而“淮”是指淮河流域,发源于河南,流经安徽、江苏,但不涉及湖北。

此诗作者喻文鏊,字冶存,人称石农先生,乾隆年间恩贡,应该是当年黄梅县赈济外来灾民的见证人。

我们来看看乾隆五十年来两县的灾害:黄梅县是“夏旱”,宿松县是“夏秋旱”,持续时间长得多;黄梅县的特点是“人多流亡,路面对面”,而宿松县的特点是“饿死人远走他乡”,后果要悲惨得多。

那么,黄梅的灾民是不是也有可能快速越过宿松,逃到更东边的太湖县去乞讨?然而,也有历史记录证明,那还是不可能的——

民国五版《怀宁县志》卷四《官署》第19-20页的文章《万寿宫》记载康熙“二十四年,巡抚薛竹斗在城门内建御碑亭,后屡修”。到清朝末年,有十三座皇家纪念碑。

其中第十二碑刻记乾隆五十一年太湖县灾民挖蕨为食的事:

1951年3月8日,甘龙奏响圣旨说:“据蜀人林州说,太湖县唐家山当地村民挖蕨根,发现土里有黑米,可以用碾拌好的米煮饭充饥,百姓闻风而动,跟着挖的话走。这个项目挖出的黑米可能是过去囤积的东西,但是唐家山没有人住。还是生在天上地下,要养活饥饿的人民,这是不确定的。那里有很多天然的好处,所以不可避免的会有远近的居民争相挖掘,从而引发纠纷。现在县里虽然在压着,但不要让它滋生事端,人民群众在那里挖的时候搞清楚有没有争论,有没有事端,如实重复。”我钦佩这一点。”此外,朱批在当天收到的报告中写道:“看表演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自己对窖米做了什么,这是一章诗。你和你的下属官员应该知道这个意思,并以坚实的方式爱人民。“我很佩服这一点。”

第十三碑则刻着乾隆皇帝专为此事而作的御制诗:

草根和树皮,穷人的防灾计划。敢相信救济周,那就什么都没发生。我想做一个舒缓的笔记。这是黎巴嫩和荷兰的祝福。羊齿植物以此为生,而大米则出人意料。磨米拌小米,煮饭充饥。弄一千多块石头,闻闻非村之地。县长对人民,不是没有少支持。并出示其大米样品,烹饪并尝试。我的人吃得好,我先吃了会哭。做昆德会产生好的生活,这让你感到羞耻和羞愧。羞愧难当,你以芮的身份忍受着。邮寄给王子,让大家都知道味道。孙增元达成共识,爱人民,向别人学习。

第十二铭:地方官最后一次奏乐是乾隆五十一年三月初八。那么,太湖县唐家山挖蕨类植物充饥的饥民,应该在此之前就已经发生了——饥民把家里储存的粮食吃光,然后向富人借粮,直到没有办法借钱,不得不挖蕨类植物充饥。这件事形成了规模,产生了影响,后来被政府发现和重视,以至于上报朝廷——应该是最后一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年。

第十三碑御诗中"敢信赈恤周,遂乃无其事"二句,显然是批评省、府、县地方官没有做好赈济灾民的工作,以致老百姓要靠草根树皮充饥,"穵蕨聊糊口"。

这两座古迹进一步证明,“乾隆时期约50年”,安庆地区与黄梅接壤的宿松县灾情比黄梅县严重得多,邻近的太湖县也正遭遇饥荒。

所谓"乾隆五十年左右"黄梅的灾民"逃到安徽的宿松、望江、太湖来了"的说法,完全违背了历史真实。

真的是“三人成虎”。一个路谣传了这么久,这么广,被这么多人接受。其实“大水冲黄梅戏”原来是无稽之谈。

民间文化交流的渠道多得很,也非常畅通,实在不必借"逃水荒"的机会。否定"大水冲来黄梅戏",也并非否定黄梅人、湖北人对黄梅戏的贡献。实际上还不止他们,江西人、本省的池州及相邻地区的许多民间艺术家,都对黄梅戏作出过贡献。

那么,黄梅戏是从哪里来的呢?采茶歌是不是起源于黄梅县,流传到宿松、望江、太湖甚至安庆?从“采茶歌”或“采茶调”发展而来的采茶戏从何而来,又是如何从歌变成戏的?

请读《采茶的足迹》——载《黄梅戏艺术》2018年第1期。

以上介绍,黄梅县根据《黄梅采茶戏》,第4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11月,第一版;宿松县,据《宿松县志》第7、8、57页,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4月第1版。

【2】 《黄梅采茶戏志》第4页——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

【3】 光绪版《黄梅县志》卷三十六《艺文志•七古》,同书卷二十五《人物志•文苑》喻文鏊小传,见台北市湖北黄梅县同乡会据"光绪二年二月开雕"的《黄梅县志》原本,制作为四拼一影印本,1984年七月印行。下图即此书封面和首页。

光绪版《黄梅县志》卷三十六《文史七古志》,与卷二十五《人物传·文苑》相同。参见湖北省台北市黄梅县协会根据《光绪二月雕》所作的《黄梅县志》原文。它是1984年7月印刷的。下图是这本书的封面和首页。

附录:黄梅、宿松县“演变”、“山川水”和“风俗”记录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大哥资讯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dggaoda.com/mignren/172312.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姓的笔顺 笔画最少的姓为“一” 姓氏的20个冷知识你知道吗 下一篇: 伯乐论文网 媒体调查:1500元买篇论文 自主招生谁在“走门道”